人物 | 建筑的完成时& 进行时
Iñaqui Carnicero喜欢谈论时间。一段时间里,建筑的作用是什么?一栋建筑中,怎样的设计经得起时间的考验?10年以后,一个国家的建筑潮流又会怎么样?时间意味着物质性的发展,材料的损耗和更新,结构的合理与可靠;更意味着功能性的变化,周边环境如何变化?风格潮流如何迭代?甚至整栋建筑是否还被人们需要?
而荣获纽约建筑师公会大奖的作品39 Social Housing in Vallecas Madrid更能体现
他的建筑理念,为了兼顾已有的城市结构、道路、建筑高度等问题,并在周围已
有的建筑中脱颖而出,Iñaqui Carnicero采用了通用的建筑形状,但是利用边角和
倒角在建筑上的多次重复,以及错落出现的绿色,展现出明快的视觉节奏。
“建筑从来不是独立存在,始终要考虑周边的环境,在这个条件下思考自身的灵活性在哪里,是一种对周边环境的延续和复兴。”Iñaqui Carnicero说。
作为建筑师,Iñaqui Carnicero同时也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建筑设计教授,凭借“Unfinished”斩获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“金狮奖”之后,他又开始了每年度的全球巡游教学。中国以及东亚地区的蓬勃,近年来让不少西方建筑师趋之若鹜,相比之下,Iñaqui Carnicero更喜欢与当地的学生们接触,他也很明白“教学相长”的道理。
在去年,他首次访问中国,以workshop的形式让一众学生爱上了建筑设计;而今年,他来到更多的中国城市。一张白纸,一把剪刀,一管胶水。Iñaqui Carnicero把这近乎“寒酸”的材料放在学生们面前,不需要什么建筑理论,材料知识,唯一的要求就是做出一个自己喜欢的结构,然后找到这个单元结构的规则,逐渐复制,发展出奇妙的空间。“用手设计”——这个同样被日本设计大师柳宗理推崇的方法,让Iñaqui Carnicero从学生时代起,就受益匪浅。抛开所有的建筑理论和先进的计算机建模技术,以手工的方式来跟从自己的直觉,创造出让自己惊奇的空间。
不同的旅程给了Iñaqui Carnicero开阔的视角,世界的联系也丰富了他的教学理念。中国新兴的城市中所迸发出的激情和能量让Iñaqui Carnicero着迷,而年轻的学生们代表着的,是正在进行中的变化,这些变化决定着我们五年、十年后生活的世界。“我很期待中国在未来5年的变化,很多年轻的建筑设计师学成归来,他们带着更广阔的视野,和世界各地的经验,他们势必会带来更好的改变。而建筑师就是要告诉世人,我们配得上更好的生活状态!”
Iñaqui Carnicero
伊尼亚基·加尔尼塞罗
Q:为何你在workshop中一直强调“用手设计”的理念?
A:用手设计就是要在制作中思考,从最基本的结构单元出发,通过一定的规则放大到整体。我注意到,建筑设计的学生们直觉非常敏感,他们有着摆脱陈规的潜力,而这样的创作是最能跟随自己的直觉的。从我的经验里,这样的思考方式远远好于直接通过电脑软件。用电脑软件建模的时候,有一个很大的风险,就是和材料脱节!电脑上看到美轮美奂的空间,却是现实中的材料所无法实现的。而用手制作模型的时候,你可以直观地感受一个结构的承重等因素,可以联想到在实际大小下,用怎样的材料才是合理的。
Q:你在世界范围内的教学都受到了很好的反响,这些经历给你带来了什么?
A:对我来说,教学和创作的结合是很重要的原则。和年轻的建筑学生在一起时间越久,我越能发现一些实验性的想法,他们代表着新时代的思考和灵感。世界上各个国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,别处所起的思潮或许就会影响自己国家的下一秒。另外一点,我很重视一个专业建筑师在讲台前和创作中的一致。我见过一些建筑师,他们教学的时候说一套,而做出来完全是另一套东西。我想在教学和创作中完善我的建筑逻辑。
Q:你怎么看中国、或是东亚地区的年轻建筑师?
A:我还没有和东亚地区的建筑师合作,不敢评价。但我认为随着东亚的快速发展,这里的建筑师们越来越开放,他们从小生活在“一切皆有可能”的语境下,这会让他们敢于尝试。我认为最大的挑战恰恰是他们见识过世界各地的建筑后,寻找本土特质的过程,对于本土材料、本土产业的思考,怎样的建筑可以超越形式,而切实地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。
建筑师们有责任让人们知道,我们值得更好的生活方式!特别在中国。我在很多城市看到一样的摩天大楼,一样的窗户,一样的材料,一样的样式,而身在其中的人们并不抱怨,这有点令人悲观。城市并不是一堆摩天大楼的集合,而应该呈现更精彩的复杂性,中国有足够的资源和实力来实现这样的城市。
Q:在你的建筑经历中,最吸引你的一点是什么?
A:最吸引我的就是当身为建筑师完成所有建筑的过程,将自己置身其中,感受建筑,感受每个角度的景色,倾听所有身在其中的人的感受,他们是否舒服?是否感激?会给我带来很大的成就感。